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火焰风暴手游 > 新闻动态 > 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悲剧是如何一步步失控的? 大S生命的最后5天, 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杭州5位医生亲历流感重症病例
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悲剧是如何一步步失控的? 大S生命的最后5天, 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杭州5位医生亲历流感重症病例

发布日期:2025-02-05 11:01    点击次数:108

2月3日,经大S经纪人证实,知名女星徐熙媛(大S)因流感引发肺炎,在日本不幸离世,年仅48岁。另据台媒,由于大S家人都在日本,大S在日本进行火化,届时全家人再把她骨灰带回台湾,至于告别式,家属目前还在协商中。

大S最后一次现身是1月25日,跟老公具俊晔一起参加综艺教父王伟忠长女王羚的归宁宴(新婚夫妻婚后,携礼前往女方家里省亲、探访的宴席)。很少现身公众场合的大S,穿着白色纱质礼服,外面则披上黑色外套,笑得相当开心,气色红润,丝毫未见异状。

1月25日大S出席王伟忠大女儿王羚归宁宴,看上去状态很好。

大S猝然离世,网友惋惜、悼念的同时,不禁发问:流感为何如此致命?

日本多个地区的流感病例数

达到“警报”级别

从流感流行来看,去年底到今年初,日本确实迎来了一波流感高峰期。据央视新闻2月3日消息,日本自去年12月下旬流感患者人数创下新高,多个地区的流感病例数已经达到“警报”级别,一些医院和药店受部分医疗机构过度囤购药品造成库存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日前出现流感药短缺的情况。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国内累计流感病例据推算已达到约952.3万人。

另据新华社此前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今年1月9日表示,2024年最后一周(12月23日至29日),日本全国定点医疗机构报告的流感患者人数首次超过30万人,刷新1999年采用现行统计方法以来最高纪录。

网传大S离世前5天行程

出发时或已感染

网传,接待大S一家的导游透露了大S离世前5天的行程——

如果网传属实,意味着大S在出发前就可能已经感染流感,加上旅途劳累,没有及时有效治疗,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事实上,这些年,关于大S的健康问题,一直引人关注。网传大S于2017年昏倒送医时,曾吐露心脏有二尖瓣脱垂的病史,还有癫痫病史,多次因癫痫发作昏迷住院。她还有两次流产经历,令她身心受到极大的影响。

流感为什么会致命?

主要有三类严重并发症——

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

树兰医院感染科盛国平主任医师表示,流感导致人离世看起来不可思议,也不多见,但时有发生,病因与流感病毒和人体对病毒的反应导致多器官损伤有关。

浙江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孙益兰也提到,对于本身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流感之所以凶险,是因为流感本身可能导致原有基础疾病加重的同时,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其中最可怕的是三类——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

肺炎可以是流感病毒侵犯下呼吸道形成的原发病毒性肺炎,也可以是上呼吸道感染后合并细菌、非典型病原体、真菌等其他病原体的继发性肺炎。“流感后并发肺炎并不少见,但不是所有肺炎都会致命,一方面和病毒载量有关,一方面和患者本身基础疾病情况有关。如果早期没有及时和正确处理,一旦病情进展,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导致呼吸衰竭,就有可能危及生命。临床中,如果流感后继发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性肺曲霉菌等感染,病情重、病死率较高。”孙益兰表示。

流感可能带来的另一严重问题是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包括脑炎、脑病、脊髓炎等。“相比成年人,一般来说神经系统损伤多见于儿童,其中急性坏死性脑病尤为凶险。”

心脏损伤主要包括心肌炎、心包炎,严重者可以出现心力衰竭。孙益兰还提到,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患上流感后,心梗及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关住院和死亡风险大大增加。

甲流高烧不在意,确诊重症肺炎

除夕夜,78岁大伯被送进EICU

自去年12月以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科就接诊了不少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仅春节6天,就有5名因流感引发的重症肺炎患者入住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均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

1月28日除夕,家家户户正准备吃团圆饭时,78岁的王大伯因为呼吸短促,被120紧急送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科。

急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韩芳主任医师从家人口中得知,王大伯4天前就出现了发高烧、浑身无力的情况,他以为是普通感冒,便在家自行服用退烧药,没想到体温一直反复,王大伯却认为自己有坚持游泳的习惯,平时身体不错,还是不愿上医院。直到除夕这天,他出现了胸闷气急的症状,且越来越严重,几乎喘不上气。

当时,躺在抢救床上的王大伯体温高达38.7℃,在经鼻高流量吸氧的支持下,他的氧饱和度也只有90%。由于胸闷气急得厉害,他还时不时拍打着床栏,示意护士把床头抬高点,再抬高点,面部表情很痛苦。

完善相关检查,王大伯的氧合指数不到200mmhg,肺部CT显示大片炎症,韩芳主任诊断王大伯是重症肺炎,需要立即送EICU治疗。

“老人家明确是甲流感染,肺部CT提示‘白肺’,这已经是典型的流感所致的重症肺炎,会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加上他平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很可能导致病情继续快速恶化,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韩芳主任向家属解释了病情的严重性,“另外,氧合指数的正常值为400-500mmhg,如果氧合指数小于300mmhg,即说明肺呼吸功能障碍,老人家的氧合指数已经不到200,情况非常危急,必要时还可能需要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

听完韩芳主任的解释,家属同意将王大伯转入EICU。经过全体重症医护人员的努力,王大伯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且避免了气管插管。2月2日年初五,他顺利从EICU转入普通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

“从除夕到现在收治的5名重症肺炎患者来看,都是因高热不退但未及时就医而确诊为流感重症肺炎的。这5名患者,1名是女性,4名是男性,年龄都超过70岁,其中年龄最大的是90岁,且合并其他基础疾病。”韩芳主任提道。

老人感染甲流后引发病毒性脑炎

意识不清、陷入昏迷

今年1月初,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钟长扬主任医师团队接诊了一位甲流并发病毒性脑炎患者刘奶奶。

刘奶奶80岁,是钟长扬的老病人,曾经中风过,之后一直在康复医院住院康复。今年年初,刘奶奶出现咳嗽流涕症状,家人认为是感冒没太在意。过了两天,家人发现她意识不清,陷入昏迷,赶紧将她送至杭州市三医院脑血管病科。

“考虑到患者以前脑梗过,我们以为她又再次脑梗了,但检查后发现没有新发梗塞灶,排除脑梗嫌疑。与此同时,流感病毒检测确诊她感染了甲流。因为体温高、抵抗力差,又是甲流,脑炎可能性很大,我们随即安排做了增强CT和腰穿,脑脊液检查显示蛋白增高、淋巴细胞增高,头颅增强磁共振提示双侧颞叶有增强信号,结合病史,最终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引起的昏迷。”

好在送医及时,快速明确诊断,经过系统的抗病毒治疗,刘奶奶慢慢恢复意识,1月23日顺利出院。

为何流感会引发病毒性脑炎?钟长扬表示,这是因为流感病毒突破了血脑屏障,进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大脑发炎,医学上称之为病毒性脑炎。“通常情况下,病毒性脑炎常见于儿童,但对于免疫力低下、长期卧床、有慢性病史的老年人,更易因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病毒性脑炎的发生。”

50多岁女性患上流感高烧不退

心率飙升至150次/分钟

不久前,孙益兰主任医师接诊了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39℃高热持续、胸闷气急、咳嗽,CT显示肺部出现磨玻璃样改变,当地医院病原学检测提示流感。住院治疗几天后效果不佳,被转送至浙江省人民医院。

“患者有心脏方面的基础疾病,曾经手术换过瓣膜。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了病毒性肺炎,同时诱发心功能不全,导致心脏问题加重,心率最高飙升至150次/分钟。接诊患者后,我们一方面调整抗病毒药物,同时对气促、心功能不全等问题进行针对性治疗。”经过7天的住院治疗,患者成功退热,心率恢复至正常,胸闷、气急等症状明显改善。“好在她全身总体情况不那么严重,治疗过程还算顺利,除夕前出院回家。临床中,我们也接诊过因流感而不幸离世的患者。”

盛国平主任医师之前也接诊过一位35岁年轻女性,来医院看发热时高热伴乏力明显,胃口差,检查甲型流感阳性,心肌酶谱提示肌酶明显升高,心脏彩超提示心脏扩大,心肌收缩乏力,射血分数明显降低,明确患者为甲型流感合并心肌炎,心功能衰竭,最后预后不理想。

确诊流感到去世仅仅三天!

五十来岁糖尿病患者感染甲流

全身多器官衰竭

“实在是进展太快,患者送到我们医院时就已经感染性休克,全身状况非常差,经过一整晚的抢救,还是没挺过来。”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向红主任医师提到了过年前不久接诊的一位患者。

这是一位男性患者,五十来岁,有多年糖尿病病史。当天,患者突然发烧超过39℃,伴随着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当地医院筛查发现甲流阳性。由于当时情况不算很严重,在急诊就诊并开药后,患者就回了家。可第二天,情况急转直下,患者高热不退、气促严重,再次赶到急诊,医生发现他的氧饱和度非常低,CT显示肺部白了一大片,同时检查还显示合并继发细菌感染,很快,患者陷入感染性休克状态。在当地医院的建议下,患者家属紧急将他转送至浙江省人民医院。

“接诊患者时,他的全身情况已经很差,多脏器衰竭。除了常规的抗病毒治疗,还进行了气管插管,用上呼吸机,同时抗感染治疗。由于他的血压非常低,我们还使用了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可争分夺秒用上各种手段,都赶不上病情进展的速度。从患者发病到去世,仅仅三天。”

杨向红表示,一般因流感出现严重并发症而被转送至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基本上原先都有基础疾病,如心肺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比如这位患者,原本就有糖尿病,属于高危人群,流感本身就可能带来基础疾病的加重,同时,感染后人体白细胞、淋巴细胞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病原体更容易‘乘虚而入’,导致并发细菌、病毒等其他感染。”

返程或迎一波小高峰如何预防?

戴口罩勤洗手出现症状不要拖

春节期间,随着大家返乡过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发热门诊接诊的流感患者人数较年前有明显下降。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发热门诊接诊的流感患者人数也断崖式下降。“年前最多一天,接诊了277例,流感占到30%多。1月28日除夕,发热门诊就诊人数骤降至44人,流感患者大约15人。春节期间发热门诊基本维持在40-70人左右。”杭师大附院感染性疾病科周翔主任医师介绍。

但随着返程高峰的到来,流感或许还会出现一波小高峰,“2月2日大年初五,我们发热门诊接诊人数已经上升到98个,流感患者占20%左右。未来几天,人数可能还会增加,大家返程路上一定要做好防护。”周翔提醒。

春节期间,浙江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每天接诊患者40余人,其中流感患者仅占六七个,最多也不超过个位数。而年前,发热门诊平均每天接诊200人上下,流感患者大约占到三分之一。目前,流感占比明显下降。“这样的情况和春节期间民众大量返乡有关,等到假期结束可能会有一定的回升。”浙江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陈雨兰医生表示。

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了?

五类人群警惕重症流感

关于流感,许多人存在一些误区,其中最常见包括“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不太会得流感,得了扛一扛也就过去了”“流感都会发高烧、咳嗽的,热度不高、咳嗽不严重应该不是流感”等。

“流感病毒是人群普遍易感的,年轻人也不例外,只是相对于老人、儿童、基础疾病患者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小得多。但概率小不等于没有风险,事实上,临床中年轻人得了流感后并发心肌炎的概率反而更高。”孙益兰说,流感有自限性,一般一周左右能够自行恢复,但是,如果48小时内用上抗病毒药物,症状能够得到更快改善、病程缩短、出现并发症的风险降低,同时,病毒载量下降,传染给周围人的风险也会降低。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推荐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而对于存在重症高危风险的人群来说,则建议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

至于流感是不是一定会发烧、咳嗽,孙益兰表示,“也不一定,虽然临床上流感患者多表现为发烧、咳嗽等症状,但也有一部分人是隐性感染者,症状很轻,甚至没有症状。我也碰到过患者说家里有人得了流感,自己却没有任何症状,结果自测发现流感病毒阳性,来医院复测确实感染了。其实这就跟新冠的无症状感染者是差不多的道理。”

哪些人群要警惕重症流感?幼儿(小于5岁,特别是小于2岁)、成人≥65岁、孕妇;患有肺部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人群;心脏病、糖尿病和免疫抑制患者(HIV感染或器官移植)。

一图看懂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吕群表示,流感并不是像很多老百姓认知中那样“发两天烧吃几颗药就好了”,它和感冒不同,它的面貌并非总是温和的。有时,它会以重症流感的形式,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更为严重的威胁。

不要拖,早治疗早获益

流感自救“黄金48小时”别错过!

一旦确诊流感,需积极抗病毒治疗。流感治疗最佳时间窗,一般是指发热后的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有效缩短流感持续的时间和病程,并能够有效预防流感并发症和重症。不建议市民在家自行用药。确诊流感后,需要多休息、多喝水,避免剧烈运动,仔细观察身体变化。若出现以下任意情况,建议尽快就诊:

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反应迟钝、嗜睡、躁动等神志改变,或者发生抽搐;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我国流感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

正值返程高峰,如何预防?

每年秋冬季是流感高发期。从2025年第3周流感监测数据看,全国南北方省份哨点医院中流感样病例的占比较上周有所下降。总体来看,全国范围内流感等呼吸道病原体活动强度已经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水平已下降到一定程度。但根据既往监测的结果,我国流感冬春季的流行期大多为每年的11月到次年2月或3月,目前仍旧处于季节性流行期。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和肺炎最有效的方法,建议每年接种,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不同地区的流感流行季都是不一样的,杭州市流感的流行期是从10月中下旬至次年3月,而流感疫苗接种后2-4周才能产生保护水平的抗体,保护期达6-12个月,因此8-9月份接种流感疫苗正好可以应对10月开始的流感季,不必担心过早接种疫苗会失去保护效果。

流感病毒变异很快,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改变,前一年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对抵抗后一年发生变异的病毒攻击能力会丧失或减弱,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年都会追踪流感病毒变异情况并定期公布用于疫苗制造的毒株。

因此,只有每年都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全面预防的效果。即便今年流行的病毒型别与去年完全相同,但鉴于多数接种者抗体滴度已显著下降,建议也要再次接种疫苗。

勤洗手也是预防流感传播最简单、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外出回家后,接触公共物品后,打喷嚏、擤鼻涕后,触摸口腔、鼻、眼睛前后,饭前便后等都应该及时洗手。流感高发期减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日常做好防护,养成戴口罩的习惯。此外,多喝水,保持良好规律的作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随着天气变化,做好保暖、及时增减衣服。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等均有助于降低患流感的风险。